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石,青云展现“软”实力

来源: 2019-05-29 10:26:34  

来源:环球网科技 记者:李文瑶

4月25日,企业级全栈云ICT服务商青云QingCloud正式对外宣布其旗下超融合产品品牌——青立方Qing³超融合易捷版迎来全新升级。

事实上,在7年前,青云QingCloud刚刚成立时只有QingCloud一个云平台的独立品牌。而在2018年的Cloud Insight云计算峰会上,青云QingCloud一口气发布九大品牌,业务范围从云平台拓展到软件定义存储、智能广域网、容器平台、分布式数据库等产品。

在接受环球网科技采访时,青云QingCloud市场副总裁刘靓认为,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重构面向未来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软件定义存储正在中国经历一轮快速的发展,甚至提振了中国整个存储市场的发展,混合云也将迎来大规模落地实践。这些行业变动导致企业对于云产品的需求大幅增加。而这也是青云QingCloud在近些年来不断拓展产品线的原因。

私有云的新战场:软件定义存储替代传统存储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不再是分析机构财报里的一个美好愿景,而是正在发生在各行各业的事实。根据IDC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私有云市场基本在380亿的水平。在今年4月发布的报告中,IDC提出,预计2023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私有云市场。

随着私有云市场整体的高速增长,基础构架软件及服务细分市场的增速更加明显。2018年11月IDC的最新报告显示,IDC预测私有云平台建设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380.75亿人民币(54.6亿美元),其中基础构架软件及服务(主要为云平台软件定制开发服务)占比48.9%,约合186.2亿人民币。

软件定义存储的相关技术已经基本开始进入商业化落地阶段。刘靓认为“我们看到除了市场在高速增长外,软件的占比在逐渐增大,所以软件会成为私有云市场的一个重要驱动力。”

“同时,我们也用自己的经验验证了软件定义存储在中国正在经历一轮快速的发展,甚至提振了中国整个存储市场的发展。”

在IDC软件定义存储和超融合的报告中,2018年中国全年的软件定义存储市场的增长速度是55%,高于私有云的增长速度,也印证了青云QingCloud对软件定义存储市场快速发展的预期。

从软件定义超融合到容器平台超融合

从进程来看,企业数据中心的演进模式大概是:一开始基于刀片机,后来为了简化运维工作,逐渐出现了机柜层面的融合,而接下来则开始进入真正的超融合时代。

一些超融合厂商在推动从初级融合架构往硬件为基础的超融合架构推进。与这些厂商不同,青云QingCloud的超融合在诞生之初就是纯软件定义的超融合,并且逐渐向微服务架构的技术演进。在未来,KubeSphere容器平台很快也会被装到超融合里。

来自Gartner 2018年的报告,目前全球只有18%的生产应用部署在容器里,但是Gartner相信到2020年将有至少50%的生产应用部署在容器里。

而容器是青云QingCloud非常看好的一个产品方向,也是企业IT架构不断向更敏捷的交付能力去演进的必由之路。

青云QingCloud解决方案架构师黄文龙介绍,“云是青云QingCloud的基因,我们要把云的能力赋予超融合,便是云上的超融合。我们拥有六年公有云运营经验,并且我们的公有云和私有云是同一套代码,我们可以把公有云运营经验产品化,打包在超融合里直接部署到客户的机房,开箱即落地。”

IDC的报告是,青立方Qing³超融合系统2018年第四季度市场份额同比增长129.6%,排名稳居中国超融合市场前五。据黄文龙介绍,青立方超融合2018年的行业突破,新增76%的客户。

混合云迎来大规模落地实践

来自Gartner的数据显示,到2021年,超过75%中等规模和大规模机构将会采纳混合云架构。混合云将迎来大规模的落地实践。

混合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在几乎所有的分析报告里都能看到混合云已经被当成重要的趋势。

不仅仅是传统企业会使用混合云,包括具有一定规模的互联网企业、初创企业也会逐渐采纳混合云。由于成本压力,一部分曾经把所有IT能力都构建在青云QingCloud的公有云上的公司,其中规模最大的一部分公司会逐渐下线一部分业务到青云QingCloud的托管云或者私有云里。

同时,青云QingCloud也看到了从私有云向混合云的转化。比如传统企业要跟消费者打交道,就一定有一部分变成互联网业务,要具备互联网分布式架构的特点,要具有承载高并发的能力。这一部分业务放在公有云上是最合适的。“我们在传统私有云业务领域里,同样看到很多企业自发的往混合云转型。”

事实上,在混合云建构过程中,企业将会遇到很大的难题,也就是管理复杂度的问题。但对于企业来说,未来在企业构建支撑数字化转型混合云架构的时候,云管平台是非常重要的组件。

混合云并不是那么容易构建的。根据RightScale对数百家企业做的年度调查,有96%的企业是云用户,其中71%被调研者已经或将要使用混合云。但是在混合云的构建中有四大障碍:不同构架间应用迁移难度问题,不同云环境之间网络连通的复杂问题,不同云平台带来的体验和管理的差异性以及高昂的IT管理人员对不同云环境的学习成本。

混合云不仅仅是“公有云+私有云”这么简单,它往往会有多种形式并存,比如多个公有云等多云环境,用不同技术栈构建的私有云多云环境,既有公又有私的多云环境,甚至还要管理一部分基于物理环境的传统IT系统。混合云是看上去很美好,其实非常困难。

那么青云QingCloud为什么对企业云市场有信心?归根结底在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问题。青云QingCloud认为,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正在从IT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的初级阶段,走向以流程再造(开发运营流程)和组织构架以及管理方法创新的更深层次。

中国将近50%的企业都在局部推广的阶段,无论是跟美国比还是跟全球水平比,基本是落后几年的。刘靓表示,以青云QingCloud看到的情况,接下来的发展路径未必是一步一步走的,也未必是从最领先的企业向不领先的企业辐射的,这个过程可能是跳跃式发展。“我们能看到一个趋势,一些传统的行业和企业其实很有可能会借助数字化转型这波契机,借助新技术和方案实现弯道超车。”

从2018年行业私有云的发展趋势来看,数字化转型的趋势正在推动各行各业的云建设进入高潮,企业对全栈云解决方案的需求更加急迫,同时行业云和混合云的趋势更加明显。

青云QingCloud能交付什么能力

从企业内部来看,使用的“云”技术基石,横向要满足不同的业务模式需求,纵向是各类服务和解决方案,能够快速响应企业业务需求。

从云平台到包含PaaS和SaaS两层能力的融合平台,产品的发展方向都是为了更面向未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应用层转型需求,帮助企业更好的提高应用交付效率,以及进行微服务架构的改造等。

2013年,青云QingCloud公有云平台上线。青云首先定义了一个可以无限延展,具备无限灵活性和弹性的超级云平台,可以支撑极其复杂的公有云业务。

到现在,青云QingCloud的业务交付形式有四种:公、私、混、托,这四种业务基于统一的架构,所以交付给客户的是一致的体验、一致的管理。

从横向来看,青云QingCloud实现的是公私混托一致的混合能力。从纵向,青云QingCloud已经发布九大品牌产品,2019年也将发布更多的产品线,这些产品将构成青云QingCloud的全栈云能力。从基础设施和智能广域网,到IaaS层、PaaS层到应用管理层,再到上面具体应用的交付,这是一个立体的、纵向的、全栈的产品模态。

同时,青云QingCloud的混合云是天然“公私混托”同一套架构,数据在不同的基础设施之间自由的、无缝的流动。

“为什么我们既是整体,又要拆出来这么多产品线,因为自由是很重要的。创新会在各个层面、各个角度发生,我们应该充分给予企业客户以自由。”刘靓解释道。

构建行业云最好的方式是和成熟稳定的云平台进行嫁接,把行业能力、云的能力以及运营能力嫁接起来,这样就可以快速构建起一个真正有行业属性的、非常健壮的行业云。除了行业云和集团云,还有转型过程中的传统IDC运营商、集成商,也可以利用青云QingCloud云平台的能力,面向他们的客户去交付一个公有云的产品。

在今年年初的媒体会上,青云QingCloud CEO黄允松认为,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用数字化的方式重构整个世界,赋予我们任何想象、改造、管理和创新的可能性。而云平台就是这一切发生的基础。

所以,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和背景下,青云QingCloud到底给企业构建和交付了什么能力?刘靓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个总结:“纵向的,我们交付的是一个全栈的云平台。横向的,我们交付的是灵活、高效、混合的云能力。我们希望曾经的‘云之基石,自由计算’的青云QingCloud,现在可以真正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石。”